碧江:健全供销社流通服务网络 提升为农服务能力-环球播资讯
2023-03-30 17:07:30   来源:天眼新闻


(资料图片)

近年来,碧江区供销社立足新时期发展定位,积极主动作为,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加强对现有基层社经营网点的改造和升级,不断健全完善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提高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

推进基层网点分类改造,夯实为农服务基础。在摸清家底、着力推动确权办证的基础上,分类推进网点改造。对可以申报资金的网点,抢抓省社基层组织建设项目申报机遇,围绕创建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改造薄弱基层社、新建村级供销社等拟定8个项目,共获得省社基层组织建设项目专项资金127万元,进一步促进基层组织提质增效;对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空间较大的网点,推行开放办社引进市场主体,迅速见效,如漾头供销社积极与市场主体合作,将闲置门面升级改造为便民超市,月营业收入由原来的8500元提升到15万元,是原来的17.65倍,每年新增利润达5万多元,同时解决了镇上无大型综合超市的难题;对主要是服务功能的网点,采取自筹资金解决,如自筹资金140余万元对锅厂原农资公司仓库集配点,云场坪、瓦屋、坝黄木弄等分销店进行维修改造,恢复原有功能,提升基层服务活力。

积极申报县域商业体系项目,打造特色网络试点。以打造全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为依托,积极争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采取系统内社有企业和基层社联合合作模式,持续建设现代乡镇流通服务网络,提升乡镇基层供销社综合服务能力。如建设的碧江区坝黄为农服务综合体(商贸中心)项目,总投资500余万元,其中争取到县域流通体系专项资金230万元,是集超市购物、农贸市场、农产品集配中心、农资服务中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商贸中心。该项目于2022年12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仅用3个月便完成农贸市场建设并正式营业,跑出了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加速度”。农贸市场占地700㎡,固定摊位70余个、可变摊位80余个,售卖类别涵盖肉类、蔬果、调料等二十多个品类,极大丰富了群众需求,惠及周边区域5万群众,预计每年的市场交易额可由原来的200万元增长到600余万元,成为链接主城区、联结周边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的产地交易市场,解决了农产品难卖、优质消费品难买的问题,推动了主城区与周边乡镇的融合发展,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二期商贸中心部分占地面积900㎡,目前已完成冷库建设面积500㎡,预计6月底全面完工。今年以来,滑石乡商贸中心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正在组织申报,其他乡镇基层社将逐步推进。

拓展服务领域,强化为农服务功能。一是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资销售主渠道作用,依托社有化肥经营企业铜仁市丰收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及基层经营网点,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及秋冬种农资供应。定期对农资销售价格、储存数量、销售量等进行调度,要求企业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意识,确保农资供应数量充足、质量安全、价格稳定、服务到位。支持铜仁市丰收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主动承担省级农资淡季储备任务,并保障化肥淡季储备补贴。2022年累计销售肥料51769吨,春季库存量2153吨,可以满足全区春耕生产所需。二是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完善基层网点功能,做优服务“三农”综合平台,及时为当地群众提供农业生产资料、日用百货、副食、烟花爆竹销售、农业综合信息咨询等多样化社会服务。截至目前,全区经营服务网点43个,其中:日用百货等经营网点27个,改造升级综合超市3个,农资经营网点11个;再生资源经营网点1个;供销社农贸市场1个;农村综合服务社137个(其中庄稼医院24个);烟花爆竹经营网点5家;电商网点25个;中转仓储3处。

来源:碧江区供销社

编辑 侯玉林

标签:

上一篇:2022年最高法知产法庭年度报告:涉战略新兴产业案件占比大
下一篇:最后一页